狗狗为什么对人类有依赖性?
对大多数生物来说,群居是有利可图的。它使得个体更容易获得食物、交配对象(雄性)和抚养后代所需的帮助。人类社会也是如此——在狩猎采集的时代,一个人独自生存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进化促使我们形成社交习惯,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获取资源并促进种族的繁衍。我们的大脑也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发展:研究表明,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类的“社交脑”所占的比例更大(见下面)。 那么这又是如何影响狗的呢?
1953年发表的一项经典研究探讨了犬类的社会需要。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一只幼小的拉布拉多猎犬与它的母亲分开,用另一只狗代替母犬的位置:它们每天一起玩耍大约2小时,然后小拉布拉多就被带回了实验者为他准备的笼子,在那里他必须待上24个小时左右。两周后,这只幼犬被转移到了另一个笼子里,里面有一只成年雌性拉布拉多猎犬和之前笼子里的那只幼犬。这只新来的雌犬很快接受了这位年轻的朋友,而年轻的雄犬则很快就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它几乎不和她说话!
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这只小狗一直与这只成年雌犬生活在一起。当实验人员试图把这只幼犬送回他的“亲生妈妈”身边时,他拒绝离开“姐姐”——事实上,他在笼子里尿布了很多天。直到后来,幼崽才慢慢开始与“真正的”母亲互动,但当他被带回那个充满爱的姐姐面前时,情况就不同了!这种分离不仅破坏了母子间的感情,而且使幼犬与新的“姐姐”建立了情感联系,并且永远地改变了幼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这个幼年拉布拉多的例子很好地证明了遗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塑造大脑以及人格和行为的。由于幼犬在与同胞姐妹一起度过的时光中,学会了如何与其他狗交流——尽管他们也有来自母亲的激素信号——这使得幼犬能够建立一种独特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双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其他犬科动物会认为狗是一种威胁,而不是一个同伴或盟友;然而,根据这项研究的结论:“……这些幼犬似乎已经学会了一种特殊的社交技巧,以克服这种偏见来寻求爱和关心……”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只小狗成了自己的“妈妈”。它从她的身上得到了所有的安全感和舒适感,就像从自己亲生的父母那里一样。所以这就是狗为什么会依赖人的原因吧--因为它们从刚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习惯了这样。虽然有些狗可能不喜欢被触摸或被拥抱得太紧, 但它们的需求仍然是相似的:爱抚、关注、保护和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