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打疫苗为何会过敏?
首先,要弄清楚宠物疫苗的作用原理和作用,以及过敏反应的机制才能知道答案。 疫苗是用于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品。根据研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两大类。 根据疫苗的来源可以将疫苗分为微生物来源的疫苗(减毒活疫苗)和非微生物来源的疫苗(灭活菌苗、基因缺失疫苗或者基因工程疫苗);根据疫苗的保护机理可以将其分为细胞免疫反应依赖型和体液免疫反应依赖型两种。其中,减毒活疫苗是利用病原微生物经过繁殖后的弱毒株而制成的,通常具有致病力减弱或不易发病的特点;灭活疫苗则是将体外培养的病原体微生物或其组成成分杀死后制成的产品;基因缺失病毒疫苗则是一种通过遗传修饰的方法去除特定病毒的基因片段而制成的新型疫苗;而基因工程疫苗一般是用人工合成的方法制造抗原蛋白而制成的疫苗。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绝大多数疫苗都是灭活疫苗。所谓“致敏”是指机体受到外源性抗原刺激后发生的非特异性的全身性的炎症反应过程。一般来说,机体的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两部分。在正常情况下,当外源性的抗原侵入人体时,固有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并清除掉大多数的抗原物质。不过,并非所有的抗原都能够被清除干净——总有一些抗原物质能够逃脱固有免疫系统的监控进入适应性免疫系统的监视范畴。此时,适应性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就会产生特定的对抗原物质的特异性抗体,一旦相同性质的物质再次入侵体内,T淋巴细胞就能够迅速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这些记忆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增殖分化成为效应T细胞,从而消灭入侵体内的病原体。
如果某只犬在初次接种某一种疫苗后出现了过敏反应,那么说明它对该种疫苗中某种成分的抗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这种高度的敏感性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第一,可能由于该犬只的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导致原本应该被清除掉的某些抗原物质进入了适应性免疫系统当中;第二,也可能是因为疫苗制备过程中存在着质量事故,即疫苗中的抗原浓度较高,超出了机体的耐受限度,从而引发了超抗原反应(over-antigenic response);第三,有可能是疫苗运输及保存条件不当造成了疫苗质量的下降甚至变质。所以,接种疫苗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注射,并且要避免在气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下运输、使用疫苗,以确保疫苗能够在规定的温度下保持有效性,防止疫苗因变质而造成接种后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