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自身携带什么病毒?
1、猫瘟(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又称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瘟热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高热、呕吐、腹泻、白细胞显著减少等。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较高,即使经积极治疗,预后也并不乐观。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猫瘟的发生;做好日常防护工作,如彻底清洗和消毒环境、餐具以及定期更换饮用水,不喂生肉等,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
2、猫鼻气管炎/猫鼻部炎症 又称猫气管炎、猫伤风,是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打喷嚏、喉咙有痰鸣音等。若治疗不及时,可导致猫咪死亡。 可接种含相应血清的灭活苗进行预防;应注意保持环境的干燥清洁,及时清除分泌物;注意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降低患病风险。
3、口炎/口腔炎 由细菌、病毒或者霉菌感染引起,表现为流口水、拒绝饮食、咀嚼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者在短时间内因脱水而死亡。 对病菌的检测诊断是确诊的关键环节,同时应明确病原体,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采用针对性较强的抗菌药物治疗。对于病毒性或霉菌性的口角炎,则应及时清除患处的菌斑,使用消毒剂进行局部消毒处理。 对于已经患有口炎的猫咪,应尽量限制其活动,防止感染部位受到机械性刺激,加重病情。给予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足够的热量及水分,对恢复机体功能、促进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4、杯状病毒病 又称为腔上囊炎、病毒性粘膜感冒,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侵犯黏膜上皮细胞,导致脱落、坏死和溃疡形成。临床常见症状有厌食、精神不振、咳嗽、流泪、喷嚏、流涕、咽疼、舌颊黏膜糜烂等。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杯状病毒的感染;做好个人卫生,特别是手部卫生,不直接接触生鱼等食物可大大减少发病概率;已感染杯状病毒的猫咪,应加强护理,适当补充营养,增强抗病能力,以争取早日康复。
5、衣原体病 由支原菌属中的衣原体所引起的动物疾病。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生殖系统感染,也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当病原体侵入眼睛结膜时,可引起发炎,出现眼部刺激症状。目前尚无相应的疫苗的投入市场;注重日常的防范,特别是对于饲养员的个人健康管理尤为重要;发现患病动物,应及时进行治疗,避免传染给其他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