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血小板低吃什么好?
首先还是要搞清楚为什么猫咪的血小板会低,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么?如果是的话,要分清楚病因,是原发性的还是继发性引起的。如果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一般认为是继发性引起的。 找到病因后,就要想办法解决,是药物治疗还是输血治疗,这个要咨询你的医生。 除了及时就诊,积极治疗引起血小板降低的原发病变外,在日常的饮食上也可以做一些调整,帮助猫猫尽快提升血小板数量。 1、食物多样化 不要只给猫咪喂单一的食物,要尽量丰富饮食结构,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偏食导致的某些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血小板减少。
2、补充蛋白质 可以给猫咪吃一些动物肝脏、肉类等食物,补充体内所需的蛋白质,必要时可以注射血浆或注射白蛋白针剂,增加血液中的蛋白含量,提高血小板的量。
3、补血 如果猫咪有出现贫血的情况时也要及时补血,可以喂食一些营养膏,含铁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以及新鲜的蔬菜、水果。
4、补充维生素 可以购买宠物专用的维生素制剂,给猫咪补充每日所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要及时补充VA、VC、VE等营养物质。这些成分对于血细胞的生成和分化有着关键的作用,同时也促进了骨髓中幼细胞的上行激活,从而起到预防作用。
血小板减少症的猫咪的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控制出血,升高血小板。首先就是讲造成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讲的: 一、病理性或药理性免疫抑制(皮质类固醇,化疗药物或合并有其它免疫系统疾病者)。 二、药物反应(主要是抗生素)。 三、 狄森氏综合症( Addison ’ s disease )。 四、 骨髓病变。 五、 感染性疾病(主要指病毒性和螺旋体性)。 六、 原因不明。
血小板的功能是止血。当血小板明显减少时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暴露局部的胶原组织、血流冲刷损伤血小板、血管壁释放ADP/5-HT等缩血管物质导致血小板的活化粘附到胶原组织上形成活化血小板-胶原纤维-活化血小板的复合物,在血小板磷脂表面的FXIIa和Ca2+的作用下,因子V,FX,FVII,FIX,FXI被激活,使因子V,X激活速度明显加快,最终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导致血块形成。血小板减少后,血管损伤后的上述一系列过程受到阻滞,出血时间延长,临床表现为紫癜、血肿、血尿等。 治疗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目前应用最多的是促进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垂体后叶素,一般皮下注射1-2mg/kg体重,重复注射直至出血停止;应用2-3日后,可用25%的葡萄糖注射液5ml肌注或皮下注射,以阻止该药物的远期副作用产生:严重脑室纤维化甚至肾功能衰竭、脑出血而死亡。
同时建议输血,一方面可以尽快恢复血容量,加速止血;另一方面可以补充血小板达到止血的目的。另外,也可选用肾上腺素1: 1000注射液,0.25-0.50ml/kg SQ St,重复注射直至出血控制后开始逐步减量,最后隔日注射一次,维持一周。
如果出血不是很快,可以考虑做骨髓穿刺,如果骨髓中血小板系列正常,则可酌情给予雌激素或者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并配合使用强地松,一般为1-2mg/kg体重,PO,qD或者隔日一次,连用3-5次后,一般血小板计数可接近正常,即可停止用药。同时配合使用维生素K3 0.1-0.3mg/kg体重肌注(使用雌激素者慎用),维生素K1 7-10mg/kg体重,30%安乃近2ml/kg体重,地塞米松2-5mg/kg体重,静脉滴注,QD,连用3-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