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疫苗有什么作用?
很多刚养狗狗的新手,都会面临一个难题——给狗狗打疫苗还是不打疫苗? 不打针担心狗狗会生病,打针又怕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实在很难抉择。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目前,我们所能接触到的疫苗,是生物制品,其原理是通过刺激动物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杀灭和消灭进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换句话说,就是打疫苗后,身体会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又能够识别并消灭侵入体内的病毒。
就是打了疫苗后可以“不用怕”。 但是,这里所说的“不怕”并不是百分百不发病,而是指在免疫程序完成后,当机体受到相应病菌感染时,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出相应的抗体,且达到一定的浓度,可以起保护作用。 抗体就像是一批正在备战的士兵,细菌病毒就像是入侵的敌人,而免疫力就像是防守的城墙。
城墙的高度取决于免疫强度,如果免疫足够强,城墙就能完全阻挡细菌的入侵;相反,如果免疫屏障遭到破坏,细菌和病毒就有可乘之机。 但请注意,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免疫程序不是100%成功,也有一定的概率会失败。 为什么有的狗狗打了疫苗还是会生病? 首先,要确定接种的疫苗是否是合格产品、是否超过有效期;其次,要考虑是否注射过抗体,因为一旦体内有抗体存在,再接种疫苗,有可能导致抗体依赖性疾病,使疫苗的效果变差甚至没有;最后,还要关注疫苗接种时机,如果在传染病流行前才开始注射疫苗,有可能由于疫苗产生的保护性抗体的持续时间不够,而在易感时期遇到病原体而无法抵抗。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主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及时带狗狗接种免疫针,并按时做好后续强化免疫;②接种过程中,应尽可能保证犬的健康和减少应激因素,避免在接种期间洗澡;③接种疫苗后,应仔细观察20分钟左右,确认是否有异常情况出现;④每年定期驱虫,确保寄生虫病不发生。 一般来说,如果能做到以上几点,就能够确保狗狗接种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