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身上会自带狂犬病吗?
带不带狂犬病毒,和是不是流浪猫没有关系。 携带病毒的动物通过直接接触(比如互相舔毛、啃咬)传播给其他人,间接接触(比如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传播的可能性不大。 曾经有医生对106只疑似携带狂犬病毒的狗和猫进行研究,发现其中84%的猫和72%的狗在接触人类之前已经感染了该病毒[1]。也有其他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得到类似的结果 [2,3]。这些研究都表明,携带病毒的动物在接触人类之前就有很高的机率感染该病毒。
另外,不同国家、地区和年代的人被动物咬伤而患病的情况有很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疫苗普及率的提高,而非因为病毒毒力的减弱。以美国为例,虽然多年来持续存在狂犬病例报道,但近年来的流行病学显示,人被犬猫等动物咬伤而后患病的比例正在急剧下降,从1980年的约50/10万下降到目前的约1/10万[4],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
综上,携带狂犬病毒的猫并不是特别的多;而且,绝大多数的病毒感染在人体接触小动物之前就已经发生了......题主完全不用过分担心。 但是,必须指出的是,目前所有的疫苗都是预防性疫苗,并不能达到百分百有效。尽管接种疫苗之后被感染的风险降低了许多,但并不表示就不会被感染了——也就是说,打了预防针依旧有可能得狂犬病! 所以,我们仍然应该遵循“远离动物”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幼龄儿童。
凡是哺乳动物,包括人,原则上都可以罹患和传播狂犬病。犬类和猫类是易患狂犬病的群体。带病毒的猫猫如果通过咬人或者唾液接触到人的破损皮肤、黏膜,是有可能传播狂犬病的。所以,如果被猫或者犬类咬伤,一定尽快去犬伤门诊处理伤口,越早越好!
猫是比较擅长弓背和竖毛的物种,在它们感到紧张时,会通过这种“行为语言”使自己看上去体积变大,以达到威慑其他生物的目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猫比实际“大”的原因,所以,在接近陌生猫时,尤其是猫被链子或者笼子限制自由时,不建议粗暴对待,大概率会攻击的。但也不要觉得小猫比较可爱就忽略“爪爪风险”。毕竟猫爪也会传播狂犬病。还有些人喜欢玩一些虐猫的游戏,如果猫表现出攻击行为还一味“逗”,结果大概率是被猫攻击!
除了狂犬病外,猫的爪子上可能还伴发有猫抓病、皮癣菌等,被猫爪伤后也需要及时就医,预防性注射破伤风,外涂抗生素药水,并且短期内避免沾水,避免引起局部感染。对于一些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脏器功能障碍、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等,更建议尽早到医院就诊。
总的来说,猫、犬等宠物应到正规渠道领养,并且定期接种疫苗,在照顾猫时应保持一定的敬畏之心,避免过于粗暴对待宠物,以及过于亲近陌生宠物,做到这些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被猫咬伤、抓伤的问题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