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幼犬哪种驱虫药好?
驱虫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体内驱虫药,另一类是体外驱虫药;根据驱虫药的用途,又可分为广谱驱虫药和针对性很强的驱虫药。 常见的体内驱虫药有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这些药物对寄生虫的杀灭作用比较广泛,因此被称为广谱驱虫药;而针对蛔目寄生虫感染的驱虫药,如噻嘧啶、甲硝唑等,因为对蛔目的寄生虫感染效果突出,所以被称为专攻蛔目寄生虫的驱虫药。
对于幼犬来说,建议最好选用含噻嘧啶成分的药物进行驱虫,因为这种药对于绦目寄生虫、蛔目的寄生虫以及吸虫都有很好的杀灭功效,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非常轻微甚至没有影响,所以在防治幼犬寄生虫感染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但是要注意,由于成年狗已逐渐产生抗药性,使用此类药物时宜严格控制剂量和使用时间,同时注意避免药物中毒的发生!
有些狗狗在注射完疫苗后,会产生暂时性的免疫抑制,如果这时给狗狗服用驱虫药,有可能会降低药物的疗效。因此建议在给狗狗服用任何药物前,都先咨询医生的意见哦~
除了体内驱虫药外,常用的体外驱虫药主要是含有阿呋喃唑酮、阿维菌素等成分的外用杀虫剂,这类药物通过皮肤渗入寄生虫体内,从而杀死寄生虫,因此也被称作杀螨剂或者杀虫膏。在使用此类药剂时一定要严格遵循药物的使用说明,以免用药不当引起寄生虫抗药性的产生。
一般来说,2月龄以上的幼犬,每15-30天需进行一次体外驱虫,每次最好使用不同成分的体外驱虫药,以保证针对不同虫种都能起到良好的驱杀效果。而体重达到2千克以上的幼犬,每3个月需进行一次体内驱虫。需要注意的是:药物的选择一定要在宠物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按照医嘱用药。
体外驱虫药大多采用滴在颈部后方皮毛上这种方式使用。将该部位的毛发分开,先将宠物体外驱虫药挤在该部位的皮肤上,然后再将周围的毛发梳回原处。将宠物体外驱虫药挤在皮肤上,可以防止宠物舔食,而宠物舔食驱虫药容易导致腹泻。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按照相应的体重选择宠物体外驱虫药的使用量,不能图省事而一次性用太多。
体内驱虫药主要是口服给药,有时会有两种成分或三种成分的驱虫药混合在一起,这种一般称为广谱宠物体内驱虫药。按照体重加入适量水后,再将药液瓶口紧贴犬口腔颊黏膜,缓慢将药液挤入犬口腔内,让犬咽下。需要注意的是:
一、犬可能会因为药物味道难闻而出现吐泡沫现象,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并不代表犬呕吐了药,只要犬没有回头将药物吐出来,就认为药物喂服成功了。如果犬口腔内有大量药液并出现了呕吐,需间隔2小时后再喂服一次。
二、服药两天后,犬可能有拉软便或者拉稀粪的现象,如果粪便不是水样,食欲、精神一切正常,这说明犬还在正常排虫,犬的肠道还在恢复自净中。个别犬可能在排便后,会看到肠道寄生虫,这也是正常现象。如果有水样腹泻出现,犬精神食欲不好,考虑肠道寄生虫导致犬肠道菌群严重失衡,需配合输液及服用益生菌等对症治疗。大部分犬在一周内排便正常,两周后粪便会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