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生产后注意什么?
1.产后的护理,防止伤口感染 母兔在生产后,要特别注重护理工作,否则很容易造成母兔产后感染,出现炎症等情况而死亡。在母兔生产后要清理其外阴部的分泌物,并用消毒的毛巾擦干,以免滋生细菌。 另外还要对母兔进行喂奶,补充能量,可以喂一些营养膏以帮助更快恢复。为了防止细菌感染,还可以涂擦一些抗生素软膏等。
2、幼兔的照顾 在母兔生产后的一段时间内,幼兔是由母兔自行舔舐进行喂奶的。所以在这段时间内,主人只需要给幼兔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即可。
但是要注意,由于幼兔抵抗力差,容易受到外界病毒细菌的侵害,因此要做好相应准备,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同时,由于幼兔自身发育还不完全,很多行为还不能由自己控制,因此主人在饲养管理的过程中要及时纠正不良习惯,如咬人、乱尿等行为。
产后护理
母兔产后需喂给充足清洁的温开水。产后1-2小时内,不要让仔兔吮奶,以便让母兔充分休息。在以后的产奶高峰期,可适当增加优质饲料和蛋白质饲料,同时喂给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产后至哺乳期,要保持安静,避免惊扰,特别是防止兽害和鼠害,不要轻易触摸仔兔。
产后疾病防治
产后母兔最常见的病害是产后并发症。
产后并发症是由于母兔在产程中失水过多,体力消耗大,产道损伤,护理不当等原因造成。主要症状是产后不食,精神沉郁,卧地不起,两后肢麻痹,强立时两后肢不能完全伸展,提举后肢则伸直,两腿交叉,也有两后肢痉挛或两腿呈“八”字形等症状,有的出现神经症状或发生乳汁淤积。对病兔可静脉注射葡萄糖生理盐水50-100毫升。对饮食废绝者,内服打散的穿心莲或葛根汤剂,同时肌肉注射维生素B1 5-10毫克和维生素B12 2毫克,每天2次。对拉稀的病兔,肌肉注射氯霉素10-50毫克、安钠咖2-5毫克和青霉素10-20万单位,每天2次。对后肢麻痹、不能坐起的病兔,后肢内侧涂抹适量樟脑醑或芥末糊剂,局部进行热敷和按摩,每天2次,直到恢复站立和行走。
产后母兔和仔兔疾病防治
窝温低、母兔缺奶或兔毛不干净等原因,都可引起新生仔兔吃不饱而冻饿致死。防止办法:及时扩修产仔窝,特别是冬天和初春,在窝内铺设垫草,保持窝内清洁、温暖;提高母兔的营养水平和做好母兔产后护理,在母兔乳房上有乳汁时,才让仔兔吃奶。
天气寒冷、母兔缺奶、饲喂不当等原因,引起新生仔兔吃不饱而虚脱致死。防治方法:增加母兔饲料,特别是在产后5-8天产奶高峰期,除喂优质精料外,适当增加蛋白质饲料,同时喂给充足的青绿多汁饲料;在哺乳期间不要将母兔放入大群;必要时将健壮仔兔调给泌乳良好的母兔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