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狗产后抑郁怎么办?
首先,要理解母亲的心情 小奶狗刚出生的时候,眼睛还睁不开,整个身体软绵绵的,吃奶都要靠妈妈帮它舔进食槽里。 然后随着小狗渐渐长大,狗狗们开始互相争抢奶水,抢不过就生气,于是咬自己的鼻子,啃自己的爪子,不停地用牙齿去刺扎那软软的、还没有完全成型的大脑。
母犬看到自己宝宝这么“笨”,生气又心疼,会不停地去舔自己宝宝的耳朵和脸,试图把它们弄醒。然而当它终于把昏睡的小狗轻轻叫醒后,小狗却只哼了一声,又把头歪在一边沉沉地睡了过去…… 当您看到刚刚分娩的母亲,面对着这样一些软绵绵、什么都不会的小生命,内心是否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绪波动?
其实,许多哺乳动物在生育后代的时候都会有“情绪起伏”,特别是刚刚当妈的那几天,它们会变得易怒烦躁,甚至会对孩子产生厌恶感。 这种“情绪起伏”是一种激素引发的生理反应——在哺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体内的激素水平会明显上升,而一旦这些激素达到一定浓度,它会刺激脑内相关的神经传导物质改变。这些物质的变更会让大脑接收到不同的信息,从而引发妈妈的不同情绪状态(比如焦虑或烦躁)。
但是,人类并非哺乳类动物,所以这种由激素导致的“情绪起伏”究竟会不会发生在人类身上,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之一。 目前,医学界更认可的一种理论是:女性在怀孕期间或者临产时由于体内激素的水平显著升高,会导致大脑中部分区域的功能受到影响。这部分影响可能持续到哺乳期,进而会引发女性的负面情绪。
除了生理因素,社会和心理因素也会引起母性“情绪起伏”。 曾经有心理学家对150名产妇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其中70%的人在分娩后有过悲观、失望、孤独、沮丧等负面情绪;80%以上的家庭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育儿费用。 在现实中,很多新妈妈都会把自己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宝宝身上,为了宝宝吃更好、穿更好、睡更好。但是,她们却可能会忽视自己——实际上,作为妈妈,也是需要被关心和爱护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