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士奇在国外怎么养?
哈士奇在国外怎么养
哈士奇作为雪橇犬,在北方寒冷的国家(如丹麦、挪威、瑞典等)多被用作雪橇竞赛和拉雪橇,近年来因被很多人训练成为一种非常优秀的警犬、护卫犬而闻名于世。在芬兰这种聪明、温顺、忠诚、体格健壮的中型雪橇犬自然是家庭的宠儿。但由于哈士奇的耐力惊人,所以它在拉雪橇、越野竞技场上有着辉煌的职业生涯。
1999年5月6日,我作为国家林业局森林消防队员,随同美国黑熊保护基金会主席、美国自由旅行家劳伦斯.史密斯和他的助手、中外英文报编辑吕明等二人,进行了一次穿越东西伯利亚茫茫荒野的捕猎探险。在横跨西伯利亚的艰苦旅程中,我们乘坐的雪橇拉力旅游车队就使用了瑞典进口的哈士奇雪橇狗。
作为皇家猎手的史密斯先生,被全世界17个国家邀请前去猎拿世界上最挑剔、最难对付的欧洲黑熊。史密斯先生曾在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典、芬兰、挪威、罗马尼亚与俄罗斯荒野地区多次从事过猎熊活动。
1998年,史密斯先生带领由8人组成的猎熊队,在北极圈内的北极茅草地首次尝试围捕欧洲黑熊。他们驾驶4辆雪地车,带着4条哈士奇雪橇犬穿越了暴风雪和冰封雪冻的北极荒原,跋涉了600多公里。但遗憾的是,因为环境的极端恶劣和凶悍猛兽的狡猾韧性,他们依然没有成功。去年夏天,在政府帮助和协调下,史密斯再度出发奔赴北极圈最北端萨拉马克半岛(属于挪威共和国)猎熊。当我们乘坐着他的雪地轿车在北极苔原飞奔时,他嘴里哼唱着英国著名爱情歌曲《我心永恒》(《我心永恒》是1997年影片《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时,当飞机在瑞典阿尔博加机场着陆时,史密斯先生深情地恋恋不舍地一再回头朝北极方向观望的时候,当乘坐我们的雪地车奔驰在横穿西伯利亚苔原上的时候,他一再吟诵着英国诗人拜伦的诗章《别了,我的爱恋》(《拜伦诗集》1805年版本),来告别他心爱的人类恋情的时刻,他的心已经托付给了更加遥远荒蛮而又神奇的阿拉斯加寻找欧洲黑熊的踪迹了。
在拉斯塔法亚这个离北极圈最北的边疆重镇,我们乘搭了国有的飞机南归。这个有150年通航历史的拉斯塔法亚,曾经为众多的猎熊人、捕鲸人、淘金人以及横跨北冰洋的船队送走过无数的英雄好汉和设备物资,而今天它依然为西伯利亚的考察、探险、狩猎旅游等飞行观光服务着。我们登机时,机务人员为我们查点行李时,突然发现了我装在腰包里的一支左轮手枪和200个用塑料袋包装的全自动步枪子弹,当时就宣布必须统统扔掉或没收。经过交涉,总算让我把200发子弹留在了飞机上。
但遗憾的是,我60年代在那曲地区牧区草原骑马射苍鹰的经历似乎已不能取信于今天的俄罗斯边疆了。我在机翼下挥手告别拉斯塔法亚时,心中在想:当代国际猎手史密斯先生,能否从西伯利亚回去后,就永远放弃他的欧洲黑熊情欲而不回到他心爱的妻子和孩子们的身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