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怕什么颜色?
对色彩的情绪反映 很多研究都表明,猫会对特定颜色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让主人评估自己猫咪的攻击性和恐惧性,再根据它们的外观评分,发现外表“更温和”的猫其实也更胆小害羞。
而另一项关于鸟类和猫的研究中,当测试者戴上各种颜色的面具,让猫来评判它们是否害怕时,结果78%的猫认为红色的面具很可怕、65%的猫将蓝色面具评为恐惧类别、53%的猫觉得黄色面具令人讨厌、35%的猫觉得绿色面具令人生厌…… 这些研究都证明了不同颜色会带给动物截然不同的情绪感受,刺激大脑中相应的脑区和神经递质,进而影响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 当然,颜色带来的情绪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你觉得恐惧的颜色,可能正是另外一个人最为喜爱的。
所以,如果你想养一只“胆小懦弱的猫”作为宠物,你可以从选择颜色入手哦! 对光线的敏感程度 除了色彩之外,光线强度也会对动物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我们常见到的萤火虫虽然浑身发光,但它们真正闪光的部位其实是它们的腹部,而不是头胸部,因为头部经常会有光线直射进去,从而伤害到眼睛; 而在黑暗处活动的动物,如夜间活动的蝙蝠、老鼠等,它们的眼睛没有眼睑(眼皮),直接暴露在环境中,却并不会导致视力受损。这是因为这些动物都能感受到光线的强弱,随时调整瞳孔的大小、有规律地开合,以适应环境需要。
你如果不想自己的猫咪太胆大妄为,可以试着给它一个暗一点的环境,或者避免长期将它放在黑暗中,让它无法适应。 对声音的反应 对声音的反应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声波是一种压力波,人耳可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KHz之间。低于这一频段的声音叫次声,高于这一频段的声音叫超声。 次声和超声都被认为是人体的生理信号,对人类很重要,例如,婴儿的哭声是次声,母亲的胎心仪探测到的胎儿心跳是超声。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许多对噪声/声音敏感的物种,例如鱼类、鸟类、昆虫等等。 在一项针对小鼠的听力研究中发现,小鼠对于40dB的外界噪声就已经开始表现出警觉了;达到120dB的时候,几乎全部小鼠都会逃避这个声音。
如果你想训练你的小猫安静一点,就不要用过于大声的语言和它交流,也不要用轰隆轰隆的机器来吸引它的注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