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产后疾病有哪些?
1、仔兔腹泻: 造成仔兔腹泻的原因有很多种,其中细菌性疾病引起的肠炎和大肠杆菌导致的腹泻是最常见的。如果母兔孕期保健没做好,或在生产过程中感染病菌,那么很容易通过初乳传给仔兔,导致仔猪腹泻,而且死亡率很高。 防治措施: (1)做好孕兔和产仔兔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保持饲养环境清洁;
(2)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尤其是怀孕后期,应该保证营养全面且均衡;
(3)对于患病仔兔要及早治疗,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2、仔兔肺炎: 由病毒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引发的肺部炎症,称为病毒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 防治措施:搞好兔舍的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病原菌数量。注意通风保暖,供给充足饮水。
幼兔抵抗力较差,一旦感染呼吸道疾病就很难痊愈,不仅病情会反反复复,而且病程较长,还很有可能继发其他疾病,因此需要及早治疗。 在防治上,除了做好兔舍环境卫生工作外,还应加强护理,增强机体抗病能力,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呼吸道疾病发生。
另外,还要注意日常观察,如果发现病兔呼吸困难、流鼻涕、打喷嚏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产后疾病包括产后三证和产后其他疾病。产后三证:主要是指产后由于气血亏虚、脏腑失于濡养而致的发热、腹痛和乳汁不下等证。产后其他疾病:主要是指产后气血亏虚而致的痰饮、水肿等证。
一、产后发热病因病机:
产后发热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新产之后,阴血骤虚,阳气浮散无所依附而致;或由于产时出汗过多,元气受损,腠理不固,外邪乘虚而入;或产程过长,气血耗伤,脾虚失运,湿邪内停;或产后子宫复旧之时宫腔内瘀血未尽,瘀血留恋。基本病机为邪气客于肌肤百骸以及脏腑而致。
临床治疗:
产后发热的治疗以和为贵,调理气血为主,祛邪为辅,以求邪去正安,气血和平为度。对于产后发热证属阴虚挟外感者,应用养阴解表法,宜用竹叶柳枝汤加减。如果属阴虚血热者,治当滋阴清热养血,可用产后逐瘀汤加减。气虚发热的治则是益气扶正,祛邪解表,方用黄芪汤加减。如果属血瘀发热而见恶露不下或下少,量少色紫黑,腹痛拒按,寒战高热,神昏谵语者,治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方用生化汤加失笑散,竹叶黄芪汤,大黄牡丹皮桃仁煎剂。对于产后暑热之证,治当清暑泄热,调理气机,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
二、产后腹痛病因病机:
由于产后恶露不下或下少,瘀血停留,阻滞胞络,不通则痛,导致腹痛,同时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血虚不能濡养之胞宫,不荣则痛,亦可导致腹痛。临床主要以腹痛为主证。其基本病机主要是冲任虚损,胞宫失于荣养或瘀血阻滞胞络,不通则痛。
临床治疗:
针灸治疗产后腹痛,应以调理冲任、活血止痛为主,并根据具体病证不同,分别采用滋补肝肾、调理脾胃、行气活血、散寒化瘀等方法。
三、乳汁不下病因病机
乳汁不足或全无,哺乳时乳房无胀满之感,乳汁清稀,饮食减少,面色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无力。
证属气血不足,乳腺失润,乳汁乏源,故乳汁不多或全无,乳汁清稀,哺乳时乳房无胀满之感。气血不足,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色少华。气血不足,不荣肌肤,皮肤失于濡养,故食少、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无力均为气血不足之象。
临床治疗
乳腺的疏通和分泌功能,是由于气血的调节作用而完成的,治疗之法应以通为大法。乳汁不下,针灸可循经或取局部穴,以通经络,调气血,催乳汁。常用穴为足临泣、期门、膻中、少泽、合谷、太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