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什么时候可以外出?
这个问题,我们曾经做过专门的讲解,这里给大家再回顾一下。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解读只代表了我们团队的意见,不代表行业共识,也不代表规范流程。 大家可以在阅读之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判断和决定。
首先,我们要知道对于狗狗来说,其实它们是没有“出门”这个概念的。 因为绝大多数狗狗都是依赖主人来获取自己生活所需的一切。 所以对它们来说,其实是没有“我要出去”这种意识的。 “外面”这个词,对它们更是没什么概念。 所以,所谓的犬证、疫苗接种本,对于狗狗来说,也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为从来就没有人教过它要“遵守”这些规则!
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人类还要制定出这一系列规范呢? 因为我们是人啊! 我们需要这些外在的约束来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有效——我们需要通过立法的形式,让大家都明白,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什么样的行为是受保护的,而什么样的行为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养宠。 通过立法形式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为大家设立了基本的行为准则——养犬应当按照规定定期免疫接种狂犬病疫苗,领取养犬许可证及标示牌。 同时法律也明确了违反上述规定应当承担的行政责任(罚款)甚至刑事责任(死刑)。 当然,除了法律之外,我们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有序运行,离不开其他众多社会规则的制约。
比如在文明养宠的层面上,我们制定了相关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要求大家爱护公共设施、不阻碍交通、不破坏环境……同样,在饲养宠物狗的层面,我们也需要制定相应的家庭道德,来约束自己和我们的宠物。 不喂剩饭剩菜、不虐待动物、及时给狗驱虫接种疫苗……这些都是我们对自身及宠物负责的表现。